电话:
0513-84194530
Copyright © 2019 如东县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0246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南通
微信公众号
传真:
0513-84194530
地址: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日晖西路16号
扫一扫进入手机网站
关注我们
欢迎您的来电咨询!
0513-84194530
以诚信赢得市场,以质量铸造品牌
公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建、养任务的不断增大,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应用,公路机械设备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加,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施工环境更加复杂,机械操作手的操作技能、操作水平不断接受新挑战,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不安全因素,公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关系到公路施工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关系到一个单位的兴衰,而且直接关系到每个操作手生命安危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公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特点
公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是对公路机械设备生产中一切人、设备、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是一种动态管理。不仅是组织实施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同时,又是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其内容归纳为安全组织管理,场地与设施管理,行为控制和安全技术管理四个方面,分别对生产中的人、设备、环境的行为与状态,进行具体的管理与控制。从机械设备的角度出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基于施工设备原因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及职业病;因机械事故而引发的人身伤亡事件;因机械安全事故而导致的其他方面的灾害等。公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有着技术性、综合性、随机性、全员性的特点。
公路机械设备是当今公路建养的基础用具。可以说是现代科技的物质载体,综合了机、电、液等多专业领域的技术知识,对其管理要求趋向专业化,对其操作要求具备一定技能。对设备一生各阶段管理的综合,强调各专业领域的综合性,具体表现在:现代设备包含了多种专门技术知识,是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设备管理的内容是工程技术、经济财务、组织管理三者的综合;为了获得设备的最佳经济效益,必须实行全过程管理。许多设备故障具有随机性,使得设备维修及其管理也带有随机性质。这就要求设备管理部门:信息渠道畅通,材料、配件准备充分;组织指挥有力,业务技术过硬;及时为现场提供服务。机械设备管理强调应用性,即推行人本管理模式,以职工为主体,全面调动一线全员广泛参与。机械设备多集中于一线领域,因而对一线职工的机械技能水平的要求较为严格,只有全员参与,才能提高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水平。
公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
公路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最根本目的就是通过采取各类形式的技术对策以及组织策略,处理那些可能会影响设备质量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的一切因素,从而真正的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出现,有效的保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且也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施工机械设备的经济效益。公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必须要做好人员、施工机械设备以及施工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
导致公路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因素
导致机械设备事故和机械设备伤人事故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无非是人、设备和环境这三大因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不安全条件。工作中,每一位机务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视,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除各种事故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
人的因素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它包括设备操作手以及生产组织、指挥、管理等人员。据统计,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的机械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占事故的80%以上,因此操作人员是关键。主要表现是:
(1)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操作人员缺乏设备相关专业知识,对操作方式不甚了解,对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盲目进行操作或者经验不足;培训少,没有接受过正式的上岗培训,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不熟悉,作业时容易带来安全隐患;缺乏异常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后果完全无知等,设备运行中,一旦发生异情,导致事故发生。
(2)抱着侥幸心理或冒险心理:有些操作人员将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视为儿戏,抱着侥幸心理违章作业,酿成事故的发生。
(3)预见能力的局限性:操作人员纪律松懈、责任心不强,检查员不细致等,都会导致事故发生;作业中,机械操作员边开车边抽烟、打手机、穿拖鞋以及与他人攀谈等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往往事故发生后,才发现原来恰恰没有预见到的环节出现问题,有的甚至事后还找不出原因。
设备的因素
设备的技术状况以及安全装置、设施、使用的配件、材料质量等,也会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主要表现是:
(1)设备设计上的不安全因素:品牌设备基本上都符合安全设计要求。但有些简易设备,由于受到主观认识、技术水平、经济能力所限,容易存在安全隐患,采购或自制设备时务必注意。
(2)设备配件质量不合格:1台设备由许多零配件组成,在众多的零部件中,难免有个别质量不合格的零部件装配到设备上去,成为事故的隐患。如1个有缺陷的气门弹簧会在发动机运转中突然断裂,使气门落入气缸,就会引起重大设备事故等等。
(3)机械使用的材料不合格:由于材料本身不符合标准,如劣质油料就可以使机械遭受很大损坏;用不合格的翻修轮胎、不合格的钢丝绳起吊重物等,都可能引起事故。
环境的因素
由于公路机械设备都是在高温、严寒等野外环境作业,再加上公路交通复杂、甚至夜间作业照明不够等环境,容易造成事故;由于公路点多、线长,公路机械设备存在调运频繁的问题,从而导致机械设备无法得到很好的保养,急需作业下容易出现事故。
加强公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措施
构建安全管理体系
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一岗双责”要求,建立一套安全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网络,纵到底,横到边,层层落实,不留死角。在整个网络中应包括第一责任人、主管负责人、日常安全业务管理责任人、安全管理员、操作人员,所有成员要各负其责,措施得力。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使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活动正常运转,约束安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使安全管理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
培养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心理稳定,身体素质好。在复杂的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应变性。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操作不熟练不上岗,不了解岗位可能发生事故及防范措施不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度。要做好操作人员劳动防护工作,安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签订安全责任合同并与经济挂钩,使操作人员具有安全风险意识,有的放矢,避免事故发生。
搞好机械自身安全
(1)正确选型,合理调配、使用设备。一定要按照本单位的施工任务,来合理的配置机械设备,依据工程量的大小、工期,决定所需设备规格型号、数量,编制适合该项目的机械使用计划和编排施工机械进出场的时间计划。及时清退闲置机械,避免成本浪费,减少安全隐患。
(2)制定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采用定期、不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审验,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工作前检查、工作中检查和工作后检查。工作前检查是预防,工作中检查是发现,工作后检查是处理。
(3)保证机械各部位运转正常,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设备不得使用,严禁拆除机械设备上的自动控制机构,严禁拆除监测、指示、仪表、报警及警示装置。机械设备周围可设立醒目的安全标志牌,用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及发生意外时如何采取紧急措施。
(4)要根据设备技术状况制定设备报废计划,适时报废使用周期终止的设备,严禁使用淘汰及报废设备。
加强机械使用环境的保护
机械停放场地应符合安全要求。机械停放位置要合理,以适应机械运动所需的空间,周围环境不应对机械运动构成危险。场地应平坦、坚实,使机械能进能出,便于在紧急情况下疏散。夜间应有充足的照明,消防器材要合理布置,并在周围及机械出入口设立警示标志。冬季要做好防冻,夏季要做好防雷电、防水,一年四季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强化现场安全监督
(1)强化重点项目、重点环节监管措施,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落实机械设备以及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监管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做到沉着处置,科学处置。
(2)长期搁置的施工机械再次使用前需要进行全面检查;机械管理和维护要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同时要做好人员岗位责任、机械维护保养和工地现场管理等方面的排查和监督。
(3)开展现场安全大检查,对临时防护,用电、机械的维修保养、消防安全等进行重点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实现设备管理“零事故”。
结语
公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是机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是完成好生产任务的首要条件,只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才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